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


该病由向日葵核盘菌感染引起。菌丝发达,呈白色,密集后形成菌核。病原体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、病残体中以及混合在种子之间和种皮内越冬。第二年,当暖春气温达到10左右时,越冬菌核萌发,产生子囊孢子和子囊孢子,靠风雨传播。感染后引起疾病。

防治方法:

1、合理轮作:5-6年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,避免前茬土壤中越冬菌核侵染。

2、播种无病种子:严格挑选种子,除去病粒和菌核。

3、中耕灭菌:在田间菌核萌发、软盘形成初期,进行中耕,破坏软盘的形成。在此期间,结合人工除草、铲地,还有破坏椎间盘形成的作用。

4、化学防治:为害初期每公顷使用1.5升250克/升咪鲜胺乳油;或40%菌核病可湿性粉剂1.5公斤;或1.5公斤50%丙霉胺(Sukelin)可湿性粉剂。或用50%异菌脲(丙甲烷)可湿性粉剂0.75-1.5公斤每公顷,用水喷洒花盘,防止子囊孢子侵入花盘。喷施时添加油菜素内酯植物生长调节剂,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。同时,按每公顷药液量添加助剂,可提高防治效果,节省农药用量。

标签:
  • 农作物种植方法
  •  
  • 农作物种植经验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?菜农必知!
    种植红薯,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
   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,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。在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